又是一年桑椹红
李新华
初夏时节,阳光暖融融地洒满大地。值周日无事,在文友建超的邀请下,县作家协会一行十余人赴盘龙山南麓——三里河街道后楼社区宋庄组金海军果桑园摘桑椹,体会采摘乐趣,感受田园风光。
沐浴着金灿灿的朝阳,沿107国道南行向西后,在洋溢着熟悉乡村清新气息的村村通水泥路上行驶几百米,远远的就看见山坡前有不少车辆停放,我们把车辆停稳后下车步行至一个鱼塘前,只见塘边树荫下有垂钓者,有休憩喝茶者,塘边桑树园里游人如织,人头攒动,笑声一串串。
“大家请看,这是无籽大十,果子又大又甜,圆润多汁;这是白珍珠,结的果子小但是非常甜,还不染手不染嘴,适合美女采摘品尝……”一进采摘园,园主金海军便热情的给大家介绍桑椹的知识。但他也特地嘱咐同行的孩子们,桑椹好吃但果汁容易染色,一定要注意才行。虽然园主一直卖力的介绍着,文友和孩子们却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,迫不急待地冲向桑树前摘着往嘴里填。我没及时动手,而是拿起手机把这精美的画面、甜蜜的瞬间留住,同时享受这桑园里极为清新湿润的空气,我大口大口的做着深呼吸,贪婪地吮吸城市里少有的“生命之源”。
放眼望去,桑椹挂满枝头,很是诱人。为了摘到熟透了的紫色果实,我**着腰,眼睛在挂满果实的枝条上,挑剔地左挑右拣,选择着又大又熟的才下手。女儿看看这一颗很好,看看那一颗也很好,顾不上把采摘的桑椹放进盒里,卖力地吃着,不一会儿手嘴全是紫色。忽然,同行的文友大声呼叫传来:“唉,你们快过来!这边的几棵都差不多全熟透了!”我们闻声走过去一看,嘿,真是紫多红少绿微呢!我们欢叫着,手却毫不缓慢,在桑枝间穿梭采摘,惬意极了。“沙沙”的采摘声,和着此起彼伏的鸟叫声,伴着桑园里人们的笑声,就像一曲美妙的乐章,让人不知不觉地陶醉其中,如痴如醉。
看着桑椹园中一个个满脸喜悦的文友,看着一个个又红又紫的桑椹,我的思绪又回到了童年,想起了家乡门前的那棵老桑树。小时候,院子门前的桑树就是我的乐园。春天,我经常坐在桑树下读书、写字,嗅着那股甜淡的香味遐思。桑椹成熟时,小伙伴们放学回家,常常顾不上作业,飞一般地往老桑树下跑。够得着的地方早就被捋光了,够不着的,让会上树的小伙伴爬到上面往下折枝条,树下的小伙伴用手飞快地接住,小心地摘下紫黑色的桑椹,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品尝着,陶醉着,回味着。
我们一边采一边吃,吃得整个脸甚至连袖口衣服上全都是紫红色的汁液,小伙伴们往往一边嚼着嘴里的桑椹,一边相互嘲笑对方那副滑稽相。还有一些桑椹是红色或青色的。青色的还没有成熟,我们自然舍不得采,红色的则是已经成熟了,只是还没有熟透而已。有时候为了调节口味,我们也会采来吃几个,吃起来甜中带酸,也没有太多的汁液,但是很脆香,比熟透的更爽口。自己吃够了以后,小伙伴们总是不会忘记摘上一衣兜带回家去给父母吃,我也一样。
每次回到家,看着我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把的桑椹时,父亲总是被我的脏相和孝心,弄得又好气又好笑……
童年时的我,只是把桑椹当成一种野果来享受。直到成年后,我才知道,成熟的桑椹营养丰富,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、维生素、碳水化合物、氨基酸、胡萝卜素、矿物质、维生素等,还有钾、锌、铜、硒等微量元素。常吃桑椹能提高人体免疫力,具有补肝益肾、生津润燥、乌发明目的功效。桑椹既可入食,又可入药,还能做成美食,让人受用不尽。早在两千多年前,桑椹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。因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、无任何污染的特点,所以桑椹又被称为“民间圣果”。
又是一年桑椹红,桑椹的味道,是故乡的味道,是童年的味道。往事如风,吃着甜甜的桑椹一路走来,我们已幸福地走进了一个丰衣足食的新时代。如今离乡数年,留在记忆深处的紫色桑椹,已然成了一缕浓浓的乡愁。感觉是那样的美妙,也透着淡淡挥之不去的辛酸。
(作者单位:确山县委组织部,确山县作协**,《确山文苑》编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