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接上)
翻过年头,春暖花开。院子里,桑树抽出片片新绿,寸许长的新枝藏着粒粒毛绒绒的小果桑,青青的,柳眼大小。这个时节,仔细观察,便会发现果桑一天一个样,就像女大十八变一样,越来越丰满,越来越漂亮。
田野地,麦子甩齐穗。院里的果桑逐渐长大,由青变红,只是果实不如采风时见到的肥大。建超说:“果桑有个膨果期,也就是在成熟变紫的那一刻,会猛然增粗变大。”建超的话让我吃了颗定心丸,我耐心等候膨果期的到来。
四月下旬,某日下班,突然发现有两粒果桑熟了,紫油油,肥嘟嘟,煞是可爱。我急忙告诉在院子里侍弄蔬菜的妻子。妻不相信,依旧不紧不慢的在远处忙活。我回屋,等待妻的一声惊喜。
妻在窗外终于发话了:“哪有紫桑葚,是你眼花看错了吧?”“你再仔细看看。”妻仍然说没有,还说我存心骗她。我不信,出去查看。果然,桑葚不见了,地上也寻不到。怪事!后来仔细一想,肯定是鸟叨吃了。我把推测告诉妻子,她笑我乱找理由搪塞。戏剧化的生活片断让我哭笑不得!
为了证实我的推测,找来一个大塑料袋罩住桑树的枝丫,第二天就发现了紫桑果。妻笑笑,说:“还是你能!”智慧都是生活逼出来的!
我家的桑葚熟了,老家的那些也该熟了吧。
在那块狭长的土地一角,十几棵小桑树挂满桑果,也是红的青的,在阳光下闪闪发亮。阔大的桑叶油绿,半遮半掩着桑果。地上,落了一些,唯独不见紫色的桑果。我明白,如今的农村,环境改善,树多鸟多,鸟在人先争食桑果,也在情理之中。
我告诉父亲我的防鸟招数。父亲笑一下,说:“随他去吧,人吃是吃,鸟吃也是吃。”父亲的话颇具哲理,我豁然开朗。
是啊,人与自然理应和谐相处。顺从自然,心中泰然,不忧于失,不喜于得,保持一颗平常心,知足常乐,也是圣人之举吧。
记得有人说,在太行山腹地,有一种红红的冬柿。冬柿成熟后,当地人从不摘尽,总是留一部分给鸟吃,以便鸟儿安然越冬。存活下来的鸟于春夏之交啄食柿虫,便于柿树丰产。
我相信,待到十年八载,桑树长大,枝繁叶茂,桑果累累,任再多的鸟儿争食,也有人吃的。那时,人与鸟同品桑果,两相欢悦,互不侵犯,岂不幸福?
(作者单位:确山县一初中;现借调县纪委。确山县作协副**兼秘书长,《确山文苑》编辑)
上一条:种桑记 作者:朱国喜
下一条:老祖母吃桑椹 作者:高艳勤
【如果您还没有关注“公司名称”手机网站】